今年以來,上市銀行多舉措“降本增效”,對穩(wěn)定凈息差具有積極作用。據《證券日報》記者不完全梳理,以公告日期為準,今年下半年以來共有11家上市銀行接待機構調研23次。從調研紀要來看,“凈息差”仍被各機構重點提及。
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在接受《證券日報》記者采訪時表示,銀行息差和凈息差管理會直接影響銀行的盈利情況,因此站在銀行板塊投資的角度,需跟蹤這一指標變化;更重要的是,它決定了銀行進一步讓利實體的空間,如果凈息差過低,那么未來貸款利率下行也會受阻。
普遍面臨息差收窄壓力
今年以來,央行持續(xù)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,銀行資產端收益率下行較快,負債端成本略顯剛性,行業(yè)普遍面臨息差收窄壓力。
星圖金融研究院副院長薛洪言對《證券日報》記者表示,在穩(wěn)增長環(huán)境下,銀行加大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,存貸款利率出現(xiàn)不對稱性下降,貸款利率實際降幅高于存款利率,使得銀行板塊凈息差承壓。
多家機構對這一現(xiàn)象也尤為關注。記者注意到,在上述11家上市銀行中有7家銀行被機構問到未來存款利率走勢,以及為了抵御息差下行壓力采取的舉措。
從部分銀行的回復中可以看出,接下來穩(wěn)定凈息差的工作重點在于調整資產結構和控制負債成本。例如,渝農商行表示,將持續(xù)推進資產負債結構管理,提升定價能力,減緩息差收窄水平,促進經營效益持續(xù)穩(wěn)健。
重慶銀行總體上則通過量、價、險的綜合平衡來保持利差、息差的合理波動,保障效益可持續(xù)增長。例如,通過產品結構調整、內部資金轉移定價政策調整、加強定價精細化管理等措施,多管齊下,減緩貸款收益率下降幅度,同時著力加強負債成本管控,通過調整存款結構、合理安排同業(yè)負債的規(guī)模及期限結構、加大存款成本管控考核等措施,推動負債成本下降。
受信貸投放季節(jié)性影響,常熟銀行上半年新增貸款中對公貸款占比大,新增存款中定期化、儲蓄化明顯,結構因素導致息差小幅收窄。二季度開始,該行逐步提高個人經營性貸款、信保類貸款占比,同時穩(wěn)定存款成本。常熟銀行表示,預計2022年全年息差水平有望保持穩(wěn)定。
銀行需努力調整存貸款結構
銀行的資產負債管理是其經營管理的核心,充當著“總指揮”的角色。對銀行來說,如何提升自身資產負債質量,是擺在銀行業(yè)面前的一道思考題。
明明認為,在資產端收益率整體下行的大趨勢下,銀行更應該從負債端發(fā)力,控制負債成本,尤其是攬儲成本,避免高息攬儲現(xiàn)象再現(xiàn)。通過經營客群聚焦核心存款,獲取更多低成本資金。此外,還需合理安排同業(yè)負債和發(fā)行債券等市場化資金,進一步推動降低負債成本。
在提高資產端質量方面,明明表示,一方面需要優(yōu)化信貸資產結構,提高零售貸款的占比;另一方面,加大對經濟重點領域的支持和投放,深入考察客戶的資質,積極跟蹤客戶還款情況,減少不良貸款的產生。
持類似觀點的薛洪言也認為,凈息差下滑是行業(yè)趨勢,為此,銀行需努力調整存貸款結構,擴大低成本存款尤其是活期存款占比,同時提高利率定價較高的零售貸款占比。
“不過,通常來看,銀行自身的努力很難逆轉行業(yè)層面的趨勢。為應對凈息差下滑的挑戰(zhàn),銀行可通過提高輕資本的非息收入占比,以及努力提高風控水平等來提高盈利能力,降低凈息差下滑的影響。”薛洪言表示。
談及未來行業(yè)息差情況,明明預計,在金融讓利實體的引導下,未來銀行凈息差可能還將有所下行,但下行空間有限:一方面,考慮到銀行正積極平衡資產端與負債端的成本,調整負債結構,存款基準利率改革也逐步體現(xiàn)成效;另一方面,下半年經濟修復將帶動信貸需求恢復,放貸壓力會在下半年有所好轉。
“就未來趨勢看,在國內經濟出現(xiàn)實質性復蘇之前,銀行板塊的凈息差很難扭轉下滑趨勢,待經濟增長恢復常態(tài),銀行凈息差有望止跌企穩(wěn),并隨著寬松貨幣政策的退出而出現(xiàn)回升趨勢。”薛洪言說。